<acronym id="99ozu"><strong id="99ozu"><address id="99ozu"></address></strong></acronym><acronym id="99ozu"><strong id="99ozu"><address id="99ozu"></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99ozu"><strong id="99ozu"></strong></acronym><track id="99ozu"></track>
<acronym id="99ozu"><strong id="99ozu"><address id="99ozu"></address></strong></acronym>

<td id="99ozu"><ruby id="99ozu"></ruby></td>
    1. <td id="99ozu"></td>

      RSS
       
      當前位置 : 主頁 > 國內新聞 >

      四川三臺縣:紡織鞋服產業“全鏈蛻變” 傳統產業轉型標桿升級

      時間:2023-03-22 00:05 瀏覽:

      為推動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園區在全國紡織產業轉移中的重要載體作用,促進區域紡織產業集聚發展,3月15日,2023年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工作會議在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召開。

      本次會議主題為“加速綠色化轉型 促園區提質增效”,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和三臺縣人民政府承辦。國家相關部委、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及相關專業協會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產業園區代表、企業代表近200人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聚焦“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發展戰略選擇,從行業經濟形勢、高質量發展切入,著力探討園區、企業在綠色低碳化發展方面的新思路新路徑,進一步打造產業園區發展新優勢,開創區域產業發展新局面,從而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

      中共三臺縣委書記吳明禹表示,未來,三臺縣將堅持“招商擴增量 終端帶上游 協同促發展”的方針,提高招商引資質效,力爭將園區打造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中國西部職業裝制造中心、中國西部運動鞋服生產基地和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示范園區。

      紡織產業歷史悠久 古有“絲綢之城”美譽

      一直以來,作為三臺最傳統的特色產業,鞋服紡織產業曾經是三臺、乃至四川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很多歷史記載表明,三臺早在一千多年前攜絲綢出川入海,遠渡千山,在歷史上是名副其實的絲綢之城。

      清光緒28年(1902年),三臺秀才陳開沚首創四川繅絲第一廠——三臺萬安裨農繅絲廠。一時各縣工商人士紛紛前來三臺,出現了“購取桑秧,載盈舟楫”的盛況,開全省鐵機繅絲新紀元。

      據《三臺縣志》記載:“民國37年,全縣有紡織業257個,加上個體紡織戶,從業者達10萬余人,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數十個棉紗、棉布生產交易市場,使三臺一舉成為四川棉紗棉布商貿交易中心。”

      改革開放40年來,鞋服紡織依然是支撐縣域經濟壯大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并進一步上檔升級,形成了紡紗(繅絲)—紡布(織綢)—印染—成衣的紡織產業鏈。

      立足資源優勢聚力引“活” 構建紡織鞋服全產業鏈

      隨著時代發展,在產業升級換代進程中,三臺紡織企業因創新發展力不足等問題,陷入困境。

      從無路中尋覓出路。近年來,三臺縣立足資源優勢,把紡織鞋服產業作為工業“2+1”的主導產業,確定為重點打造的三個百億級產業之首,有針對性地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促進紡織鞋服產業轉型升級和集群集聚發展。通過積極探索招引新模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2018年6月,國內知名運動品牌鴻星爾克入駐三臺;2019年3月,翰彬霖鞋業公司落地三臺;2021年9月,安吉納體育項目從落戶到投產僅用時5個月;2022年6月15日,在中國(綿陽)科技城廈門推介會上,三臺縣和安吉納體育簽署總投資30億元,建設全省首個服裝智能制造數字化產業園的合作協議。

      如今,三臺紡織鞋服產業形成了以佳聯(佳禧)印染、鴻星爾克、翰彬霖、安吉納為龍頭的集紡紗、織布、染整、制衣、制鞋、家紡等較為完整的紡織鞋服產業鏈。三臺縣工業園區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也是綿陽市重點打造的“專用服裝產業園”。

      目前,三臺縣擁有紡織鞋服類企業50余戶,年產運動鞋2100萬雙、服裝750萬件(套)、紡紗3500噸、織布5600萬米、印染2億米,年產值60余億元,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以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 樹立鞋服產業西南標桿

      近年來,為加快紡織鞋服產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的步伐,三臺縣大力實施創新引領工程,培育發展潛力,紡織服裝企業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信息技術,建立自主創新體系,實現智能化改造升級,研究開發出一大批新工藝、新產品,全方位提高核心競爭力。

      2021年,作為園區內四川省以及陽市紡織產業重點龍頭企業,佳聯(佳禧)全廠實施技改,技改完成后,原有設備將全部淘汰,產能在全國占比將達到10%左右,成為全球軍用防紅外隱身面料的標桿企業。

      同時,為激活紡織鞋服產業智能制造動能,三臺縣先后支持引導佳聯(佳禧)、鴻星爾克等龍頭企業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與西安工程大學、四川紡織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效益得到顯著提升。綿陽佳聯印染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去年,三臺縣專用服裝產業園更是被授予綿陽市級特色(專業)園區,入選首批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成功創建四川省唯一“功能職業裝(工裝)基地”,堪稱西部紡織服裝園區建設的標桿與典范。

      終端帶上游 協同促發展 對標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示范園區

      在本次會議上,會議就當前全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作了分析,發布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發展情況報告》,深度剖析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及產業園發展情況、發展趨勢,探索紡織服裝產業園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上海、三臺縣、鹽城市、射陽縣、玉林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園區負責人圍繞“打通堵點,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就園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綠色轉型、綠色生態的責任與擔當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與探討。

      中共三臺縣委書記吳明禹說,近年來,三臺會堅持“走基于農業優勢和人口紅利的工業強縣之路”的發展思路,構建起以紡織鞋服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為紡織鞋服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紡織鞋服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吸納大量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進一步釋放全縣的人口紅利,并助推城鎮化進程。2022年,三臺推動紡織鞋服產業與群眾就近就業互促共進的相關經驗,成功入選了“省政府2022年下半年綜合督查發現19項典型經驗做法”,是全省三個、全市唯一入選的縣。

      在發展過程中,三臺堅持創新引領,形成了全國領先的紡織印染核心技術,龍頭企業佳聯佳禧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工裝面料研發制造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主導產品為“軍用防紅外迷彩隱身面料”的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三臺縣將按照“招商擴增量、終端帶上游、協同促發展”思路,充分利用三臺“2座機場、2條鐵路、8條高速”的立體交通區位、全省第三人口大縣的人力資源、紡織鞋服產業上下鏈條完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業技術領先等優勢,進一步碰撞思維火花、匯聚行業資源,讓“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示范園區”這塊金字招牌有名有實、實至名歸,讓三臺成為全國紡織鞋服產業轉移時的“首選之地”。

      據悉,下一步,三臺縣將打造集聚化規;叩,深耕產業鏈條,全力引進建設秦禾輕紡產業園等一批牽引力大、拉動力強的項目,進一步激發“鏈”式效應;打造數智化低碳化高地,加快智能化改造、低碳化升級步伐,切實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三是打造品牌化國際化高地,依托佳聯佳禧、翰彬霖等龍頭企業外貿優勢,助推產業全面升級、產品遠銷海外,不斷擦亮中國紡織鞋服產業的三臺名片。(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委宣傳部 劉玉明 妍麗 圖片/由三臺縣委宣傳部提供)

       
      伊人网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