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市富陽區:“四突出”深化干部政治素質考察
時間:2023-03-22 00:08
瀏覽:
【大 中 小】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在干部政治素質建設方面的探索起步較早,在2010年,富陽區就圍繞考察干部“8小時外”德的表現,探索開展了“五個報告”(即紀委廉政報告,社區調查報告,公檢法、信訪聯合政審報告,銀行征信個人信用報告,個人重要事項報告)考察,并于當年11月,制定出臺了《領導干部德行評價辦法》,建立“一談話、兩測評、兩調查、五報告”考察機制,全面考察識別干部“8小時外”德行表現。13年來,富陽區通過完善“五個報告”考察、日?疾、專項考察、任職考察、口碑考察、社區考察等方式,將“八小時外考官德”逐步擴展為“8小時內外”考察全覆蓋,并根據“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的要求,將“官德”考察深化為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其做法為“四突出”。
一、突出定性定量,確?疾靸热莅行牟黄、焦點不散。在考察內容上,富陽區將政治標準細化為具體可對照的指標,使模糊籠統的內容可考察可評價,解決“考什么”的問題。一是制定“正負清單”細化考察內容。分別圍繞領導班子7個政治維度和領導干部5項政治要素,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標線”和“紅線”。把較為抽象的政治標準,細化量化為27項正面清單、27項負面清單,覆蓋干部“8小時內外”各項政治表現,使模糊籠統的內容可考核可評價。同時,按照“一把手”和副職、機關單位和鄉鎮(街道)等不同崗位類別,分層分類針對性地設置考察內容。二是明確“扣分情形”量化考察指標。對照負面清單內容,梳理包含“參加固定主題黨日不正常”“朋友圈、微信群發表與黨中央不一致言論”“社區考察有不良情形”等50項具體扣分內容,視情進行反向扣分。對單位獲評“清廉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個人獲評“優秀共產黨員”“擔當作為好干部”等綜合性榮譽進行正向加分。三是推行“四檔考評”定性定量結合。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將政治素質考察結果綜合評定為“好”“較好”“一般”“差”4個等級。其中:定量評分由清單賦分、測評得分和組織評分按照不同權重進行計算得出;定性評價根據考察了解情況,綜合干部一貫表現,相互印證分析后確定。
二、突出點面結合,確?疾旆绞截S富全面、有的放矢。在考察形式上,健全完善日?疾、任職考察、專項考察、社區考察、口碑考察等機制,完善涵蓋干部“8小時內外”的考察模式,解決“怎么考”的問題。一是堅持常規考察?疾烨,針對性制定考察方案,區分不同職務設定考察內容,確?疾爝M點后有所側重、有的放矢。進點后,通過“談”“查”“評”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收集政治表現。二是注重專項考察。每年根據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地方(領域)突發事件等,組建專項考察組對有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專門考察。注重在班子換屆、機構改革等重要人事變動節點和應對自然災害、公共安全、突發事件等關鍵時刻,識別干部政治立場、政治能力和工作績效。三是拓寬“8小時外”考察。以領導干部“進社區、亮身份”工作為載體,結合區婦聯“家和智聯”系統,考察組每年2次進社區開展考察,重點對照領導干部社區表現正負面清單,不僅從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等方面了解干部社區表現,還把考察范圍拓展到家庭和睦、樓道清潔、垃圾分類、物業費繳納等“關鍵小事”上,進一步考察領導干部“8小時外”政治素質。如區委組織部門在收集家庭和睦信息時,發現1名區管干部有疑似家暴的情況,第一時間與婦聯、公安核實相關情況,并約談提醒該干部。同時還推行了“政治家訪”,由各單位“一把手”,對班子成員進行走訪,做到與干部配偶、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必談,督促干部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中帶好頭、作表率。
三、突出綜合研判,確?疾旖Y果客觀公正、評價精準。在考察結果上,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手段,建立干部政治素質電子檔案,畫好政治素質“輪廓像”,解決“考的準”的問題。一是做好干部政治表現信息甄別?疾旖M在堅持“定性+定量”基礎上,按照框架、主題、量分“三統一”原則,逐一形成考察對象政治素質小傳和綜合評分情況,并研究提出政治素質評價初步意見。干部業務科室會同考察組結合領導干部一貫表現、測評結果、考察情況等對收集掌握的干部重要政治表現情況進行研判、甄別和篩選。相關考察情況經部務會議專題分析研究后,確定最終評價等次。二是建立干部政治素質電子檔案。對經甄別、篩選的干部重要政治表現內容,班子按七大類別29項具體項目,個人按五大類別40項具體項目,分別建立政治素質電子檔案,并進行標簽化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計整合了10余年來的干部數據、黨員數據、干部教育、干部監督等多方面1406人2.7萬余條干部政治素質表現信息。三是畫好政治素質“輪廓像”。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大標準和15項較為具體的干部政治特征表現,結合日常歸集、整理的干部政治表現信息及研判情況,以“雷達圖”方式進行呈現展示,較為直觀構建干部政治“輪廓像”。
四、突出獎罰并舉,確保最終結果用在監督、重在激勵。在結果運用上,充分發揮政治素質考察在干部“選育管用”各環節中的過濾把關作用,解決“如何用”的問題。一是優化政治表現的亮燈預警功能。推行“紅黃綠”三色動態預警機制,視情對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政治素質負面情況亮“紅”“黃”燈進行預警,為干部日常管理、使用提供重要參考。目前,全區已針對亮起的“紅”“黃”燈及時提醒干部解決問題1300余個。二是挖掘政治表現的正向激勵價值。將考察結果納入全區綜合考評體系,與干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等直接掛鉤,堅持實績導向。近年來,選樹政治過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省級“擔當作為好干部”2人、市級14人,有效發揮優秀少數的正向激勵作用。同時,運用干部政治表現信息研判成果,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對經認定為誣告、誹謗、陷害產生的負面信息,及時澄清正名、去偽存真。三是發揮政治表現的選育輔助作用。結合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結果,大力選拔在關鍵時刻政治素質過硬、擔當有為的好干部。同時,積極拓寬政治素質考察結果運用外延,通過針對性加強政治素質“亞健康”干部政治忠誠教育、選派赴一線平臺開展政治歷練和抓實日常政治監督等方式,有效引導和推動干部補齊政治“短板”。(君言)
|
|
|
|
|
|
|
|
|